|
編輯推薦: |
『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中国与希腊正处在形成大国(萌芽)的时期。随着大型组织拥有的制度性权力增加,人们必须面对组织权力带来的危机,需要有领导管理哲学,中国的管子与稍后的孔子为中国领导哲学方面打下了基础、两者相距百年,我认为这不是偶然。』
——风靡全球《第五项修炼》的作者自得·圣吉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凭管仲之力也!如其仁!』——『论语』
『管仲,字夷吾,颍上人也。为政,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司马迁
『每每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
『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李白
『中国最大之政治家,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梁启超
国史中,堪称为政治家的,管仲是第一人——柏杨
|
內容簡介: |
管仲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军事思想家。读懂管仲,就读懂了半部春秋历史。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管仲的一生。历史背景资料的得当运用、人物形象的把握方面作者都颇费心思,安徽省政协主席杨多良对此书非常关注,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裴章传为该书写序推荐。
|
關於作者: |
作者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汉语言专科学历,安徽率先推行农业大包干之后,他作为长期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注意到有一篇学术文章上说,农业大包干的改革溯源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齐相国管仲推行的“相地而衰征”然后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他发现管子在中华嬗变为大国体制的
|
目錄:
|
踏寻中华嬗变为大国的黎明
第一章 乱世情义
序幕 烽火戏侯 遍地狼烟
一 颍水渔曲 管母教子
二 管鲍初交 横飞狱灾
三 管鲍流亡 肝胆相照
四 巧遇文婧 情缘有期
五 管鲍受审 衙府言志
六 管仲赴齐 洞箫古琴
七 将府识才 农庄变法
八 国君突访 连家惶恐
九 纵论治国 管仲脱颖
第二章 力挽沉浮
十 齐宫孽情 风云突变
十一 以瓜代期 襄公无信
十二 葵丘起义 昏君自毙
十三 鲁郊闻变 争夺江山
十四 两贤相争一箭之仇
十五 叔牙论政 临危择君
十六 乾河决战 鲁失汶阳
十七 黄鸽之歌 志在青云
十八 三拉强弓命悬一念
十九 叔牙论相 力荐管仲
二十 与君议政 轻重九府
二十一 欲拔辱柱 高台拜相
第三章 以国治国
二十二 齐纨鲁缟 求鹿于楚
二十三 宁越摔袍 桓公巧责
二十四 货殖博弈 鲁侯醒悟
二十五 激辩新政 护卫新法
二十六 微服私访 深入虎穴
二十七 走进矿山 问计于民
二十八 三国王鄙 四民分业
二十九 颁“举贤令” 卫人感慨
三十 乐极生悲 酒肆斗殴
三十一 悬赏令下 四方响应
三十二 宁戚亮招 铁犁牛耕
三十三 力劝慎战 桓公伐鲁
三十四 曹刿论战 长勺败齐
三十五 九惠之教 不失民心
三十六 十里长街 兴市劝业
三十七 琴声如诉 女闾三百
三十八 千秋功罪 后人评说
第四章 一匡天下
三十九 风云际会 齐宫论霸
四十 北杏会盟 中途生变
四十一 齐鲁会柯 曹沫劫盟
四十二 法制度量 王者典器
四十三 举火授爵 文胜宋侯
四十四 平准物价 依法治吏
四十五 援救燕国 远征北戎
四十六 楚国来使 窥探虚实
四十七 北伐凯旋 欹器警言
四十八 楚王袭郑 盟军抗楚
四十九 包茅之贡 强楚臣服
五十 病榻论相 忧心国运
附录 《管子》语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