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既然是“文学”概论,就要讲文学、讲作品,讲其感动人的地方,讲其审美的价值。
我所重视的乃是启发性,而启发性也正是一种学术的追求。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的讲稿。全书共分五编,第一编为总论,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文学加以考察,其余四编分论诗赋、词曲、小说、文章,即论述各种文学体裁的源流演变、体制风格。鉴于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偏重于史的描述和单个作家、作品的评论,本书建立了一种多侧面的透视文学现象的方法和概论式的分析体系。全书内容简明扼要,又具有理论深度,被多所高校选为教材。
|
關於作者: |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主要著作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诗学通论》等,主编有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及四卷本《中华文明史》。
|
目錄:
|
自序
引言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特色
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分期
第三章 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第四章 中国文学的类别
第五章 中国文学的趣味
第六章 中国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第七章 中国文学的鉴赏
第二编 诗赋论
第一章 中国诗歌的三个源头
第二章 诗赋消长
第三章 诗歌的高峰:唐诗
第四章 宋诗的新变与诗学的繁荣
第五章 诗的落潮:元明清诗
第六章 诗赋的体制与风格
第三编 词曲论
第一章 词的兴起与演变
第二章 元曲
第三章 明清传奇
第四章 词曲的体制与风格
第四编 小说论
第一章 小说的概念及其兴起
第二章 有意为小说
第三章 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第四章 小说的体制与风格
第五编 文章论
第一章 文章的起源与流变
第二章 文章的体制与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