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走向所起的作用。与纯粹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理学以致无暇顾及历史背景的研究比较,此书为读者揭示了理学作为士人的一种选择如何产生并传播开来而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与从社会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讨理学如何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却对其义理核心存而不论的研究比较,作者对哲学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够说明理学家的社会改革方案为何会呈现如此的面貌,以及方案为何会被广大士人群体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缺乏对义理的认真对待,我们将无法真正理解理学家的政治与社会行为;而缺乏对理学家所生活的社会加以掌握,我们亦无法真正了解历史上的宋明理学之面貌。
作为欧美汉学中宋明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哈佛大学大型中国研究数据库的主持者,《历史上的理学》(“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是包教授十余年来在这个领域的最重要著作,而今年六月包弼德教授也因此书荣获哈佛大学的Walter Channing Cabot Fellow殊荣。
作者简介:
包弼德(Peter K. Bol)是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查理斯·卡威尔(Charles H. Carswell)讲座教授,他同时也主持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 以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其著作包括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1992,中译本《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并合编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2006) 以及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1998) 等书。包弼德最近十余年的研究专注于讨论理学的历史角色,以及从地方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