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編輯推薦: |
凝视世界的欲望需要走出去的意志来展现。人类学者是共同体的眼珠子——它们被用来看世界,看社会,看社会世界,看世界社会。有眼珠子就能够看,有心才能够凝视。人类学者也是知识群体的脚板子——它们要走很远的路,走很多的路,走陌生的路,也就是走没有路的路。有了这样的人类学者群体,一个共同体的社会科学才能走得够远,看得更远。
——高丙中
|
內容簡介: |
康敏博士的专著《“习以为常”之蔽》是一部很值得一读的外国民族志,很了不起。该书反映了近年来中国东南亚研究中一个非常可喜的重要转向:即中国大学的博士生开始走出国门,奔赴东南亚国家从事田野调查研究。在此之前,虽然不乏海外中国留学生也到东南亚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但一般都是受国外大学的派遣与资助,专门为国外大学学位论文而准备;同样,虽然中国大学也有部分学者、甚至博士生,曾创造条件到东南亚国家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研究,但一般或为短期肤浅粗放式的观光考察,或为长期交流学习式的进修访问;虽然中国前辈著名学者如人类学家林惠祥和社会学家陈达,也曾在东南亚从事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并有专门著作问世,但那毕竟是在战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就像台湾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赴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田野考察一样,毕竟与内地大学和学者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就社会科学在新中国半个多世纪来的独特历史遭遇和中国对外国地域研究的整体水平而言,像康敏博士那样从事为期近一年的专题田野调查,从学术的原动力到财物资助,完全靠自己筹措而不用依靠海外援助,其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其闯劲之足,令人刮目。正因为如此,如果说北大社会学与人类学系高丙中教授麾下的博士生团队可谓开了风气之先,一点不为过。康敏博士论文的成功实践,从另一个侧面也展示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包括学术交流)近士多年来突飞猛进的飞跃发展和广阔前景。
|
關於作者: |
康敏,籍贯福建,1975年生人。2006年取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社会性别、穆斯林社群等,主要研究区域为马来西亚、东南亚和中国。
|
目錄:
|
引子:不寻常的马来西亚
第一章 “习以为常”之蔽(导言)
第一节 “常”的意味
第二节 “习以为常”与所谓“传统”
第三节 权力的遮蔽
第四节 去蔽行动
第二章 仪村概况
第一节 马来西亚和吉兰丹州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传说”中的马来人
第三节 走进仪村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
第一节 一天五次礼拜
第二节 一年两个节日
第三节 一生三次仪式
第四节 时间设置中的文化认同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住宅里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甘榜里的公共建筑
第三节 居住在世界的中心
第五章 关于性别的社会常识
第一节 驯服身体
第二节 马来人的日常服饰
第三节 服饰的变化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
第五节 性别平等与政党之争
第六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称谓
第二节 家庭关系
第三节 亲属、邻里与社区
第七章 从教徒到国家公民
第一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新常识的普及
第二节 当旧常识遭遇新常识
第三节 绝望的爱情:一个典型个案
第四节 穆斯林?马来人?马来西亚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说明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习以为常”之蔽(导言)
第一节 “常”的意味
如同马来语“biasa”,中文“常”字也有类似的多种解释。在本文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常”字:
首先,“常”具有量的规定性。只有在数量上占优,不断反复出现的事物我们才能称之为“经常”、“通常”。而由于某种事物多次出现过,我们就会对它产生熟悉感,从见怪不怪到熟视无睹,甚至会由于单调、平淡无奇而对它感到厌烦,就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第二,“常”也包含有质的规定性。当某个事物因为出现的频率很高,形成了某种潮流、趋势或规律时,它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一种标准状态,符合这一状态的,我们称之为“正常”、“常态”,否则就是“反常”、“变态”。这种质的规定性使得“常”与法则、规范产生关联,因此第三,“常”往往涉及一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所达成的共识,蕴含着人们共同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追求。
根据上述理解,“习以为常”这个成语在本文中与“日常”、“正常”、“平常”三者关系最为密切。
一、日常
这里的“日常”指的就是“日常生活”。
自古以来,西方哲学家们把进行抽象的、超脱世俗的理性思维视为自己的崇高使命,而人们感性的、现实的日常生活则微不足道。西方哲学史上那个泰勒斯因夜观天象而掉到井里的故事就是经典的例子之一。……
|
|